為孩子建立好的依附關係,也與過去的自己重修舊好

(Photo from Pexels)

每個人都有一種內在運作模式

大家知道嗎?像慣性運作軌跡,每個人內在獨特的運作模式,都深深影響著我們與他人的互動關係,包含親子、同儕、愛情、夫妻等關係,而心理學家稱之為:依附理論

早期的依附關係,其實是用來描述親子互動的,指的是「孩子把跟父母長期的相處與互動,內化至孩子的內心世界,形塑成他對外界一套固定的看法,進而養成慣性反應。」也就是說,孩子的需求如果總是能得到回應,孩子就會有安全感,也會覺得自己是被世界歡迎的,在人際應對上也會顯得自在。

相反地,若孩子的內心需求總是受到忽略,內在價值感低落,自然會感到不被世界重視,在關係應對上便會更加小心翼翼。


依附關係有哪幾種

(Photo from Pexels)

我們可以從一個有趣的嬰兒實驗中,看出關係依附的幾種樣貌:

實驗一開始,由媽媽(或主要照顧者)將嬰幼兒帶到實驗室,研究者會先和孩子玩耍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接著讓媽媽悄悄離開,獨留研究者與小孩在實驗室,約莫一小段時間,媽媽再進實驗室觀察孩子的反應。

  • 安全型依附:這類型的孩子,看到媽媽回來,會很開心投入媽媽的懷抱,之後又開始探索陌生環境。

  • 逃避型依附:這類型的孩子,看到媽媽回來,會假裝看不到,繼續與研究者玩。

  • 焦慮型依附:這類型的孩子,看到媽媽回來,會很緊張的抱著媽媽哭,並對媽媽生氣,擔心媽媽再離開他。

  • 紊亂型依附:這類型的孩子,看到媽媽回來,情緒明顯會很複雜,可能想去抱媽媽,但又可能會止步,因為他既想要卻又擔心受傷害。


依附關係對人際之間的影響

(Photo from Pexels)

孩子究竟經歷了什麼,讓他們變得這麼不一樣

依附關係是從很小就開始建立的,特別是在一歲以前的階段,因為缺乏語言溝通的能力,所以舉凡他們餓了、累了、尿布濕了等需求,都只能用哭聲來表示。如果這些需求都有適時的被滿足,並形成規律的回應,照顧者便會成為孩子安全的堡壘,讓小孩能更安心與積極的探索這個世界。

依附關係的成因

  • 安全型依附:

即需求得到即時的回應,但這種回應並非有求必應,而是讓孩子知道「我有聽見你的需求,而且我在你身邊」,在這種回應下長大的孩子,對未來人際關係相處也會較有自信

  • 逃避型依附:

在與父母生活的經驗當中,需求時常被忽略,為了避免內在小孩不斷受傷,他可能會選擇放棄與父母的心理連結,退縮到自己的世界裡,不輕易依賴他人。

  • 焦慮型依附:

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很難確定他們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,因為他們的主要照顧者有時可能會滿足他們的需求,有時卻會消失不見,以至於他們對父母有強烈的不安全感,也害怕分離,他們時常需要透過他人來肯定自己的價值。

  • 紊亂型依附:

這些孩子一方面獲得即時的回應,但回應他的主要照顧者,對於他來說同時也是加害者,這對他們未來的人際關係,有可能產生既想與人親近,又怕受傷害的矛盾情結。


難道我是不安全依附,就沒辦法改變了嗎

(Photo from Pexels)

就像孩子學走,注重需求與回應,只要不放棄,就能愈走愈好。

安全依附型態具有相當程度的穩定性,研究顯示,一歲以前在嬰兒身上觀察到的依附型態,有八成會維持到學齡期,到成年期也有七成以上型態未曾改變,照理來說,嬰兒時期是安全依附,成年後也會是安全依附;嬰兒時期是不安全依附,成年後也是不安全依附。

然而,正因依附關係是由互動產生的,那麼當然也可以經過互動而產生變化。在人生每個階段,我們會有不同的依附對象,如果能建立新的、好的、安全的互動經驗,我們的腦迴路也會因此改變,重新內化我們的想法。

就像一片草地,一個人、十個人、千個人走過去

總會走出一條深刻的道路

而那就是通往安全依附的契機

Podcast 腳本/Cynthia & Diane
文字編輯/詹玟諭


本文整理自【想聊 EP.39 為孩子建立好的依附關係,也與過去的自己重修舊好】,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