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期專題

【想聊 EP.166】新手父母必修課:從蒙特梭利看 0–3 歲人格發展關鍵 feat.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培訓師 馬毓鴻

(Photo by kelvin agustinus: https://www.pexels.com/zh-tw/photo/1973270/)

孩子為什麼會有現在的個性?我們的情緒反應、與人相處的方式,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慢慢形成的呢?0-3 歲,是孩子生命中最關鍵的起點,也是我們人格發展的基礎。這個階段的每一次被看見、被回應,都在悄悄形塑孩子如何看待自己、看待這個世界。

這一集,我們邀請到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0–3 歲培訓師——馬毓鴻老師,跟我們一起從蒙特梭利的視角,來聊聊 0–3 歲對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為何如此重要。


\ 媽很想聊.孕期專題 /

懷孕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,更是一場全家的預備旅程。

懷孕,可說是一場人生最大的冒險,迎接一個新生命,也為自己與家庭的生命軌跡帶來巨大變化,《媽很想聊》希望在這段旅程中,提供支持與預備,特別企畫了四集的「孕期專題」(想聊Ep.163~Ep.166)邀請醫師、教育工作者與過來人,一起聊聊「懷孕」這件人生大事:從在歐洲的生產經驗,到爸爸能怎麼一起備孕;從孕期怎麼吃能營養又安心,到新手爸媽在迎接新生命前可先修的「親子功課」。

無論你是準備懷孕、懷孕中、或將來想當爸媽,都能在這四集找到屬於自己的陪伴與提醒。


想聊來賓

馬毓鴻
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培訓師
滿兒圓蒙特梭利 0-12 歲學校創辦人

馬毓鴻老師為國際蒙特梭利協會(AMI)0-3 歲與 3-6 歲認證合格教師、6-12 歲課程在訓中、12-18 歲青少年教師,於 2003 年創立滿兒圓幼兒園,而後成立托嬰中心及小學部,除了推廣蒙特梭利理念及教學之外,亦致力於特殊兒童融合服務、親子與家庭教育、蒙特梭利教師培力工作坊。

滿兒圓蒙特梭利團體實驗教育:https://reurl.cc/VMQngR


媽很想聊~PODCAST 收聽連結

歡迎訂閱我們,即時收聽最新內容!

 

【想聊 EP.165】孕期&哺乳飲食指南 feat. 兒科醫師張淳翔

懷孕時,到底該怎麼吃,才是真的「一人吃,兩人補」?許多媽媽懷孕時,常會聽到人說:「你現在是兩個人,要吃兩人份喔!」但其實,吃得多,不代表吃得對。今天,我們邀請小兒科醫師,要來聊聊孕期到底該怎麼吃、飲食如何影響母乳營養與奶量,讓準媽媽在懷孕期間,為自己與孩子的健康做準備。

【想聊 EP.164】懷孕的九個月,邀請爸爸一起「懷」~聊父親的孕期參與 feat. 旅遊作家謎卡 Mika

懷孕,鼓起的肚子長在媽媽身上,各種不方便不舒服,也是媽媽承受,懷孕時的我們,有時會感到寂寞,好像這是自己一個人的事……但生命的開始,從來都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。在荷蘭,謎卡觀察到:爸爸從「備孕」就開始參與,懷孕的九個月,也是爸爸一起「懷」的九個月。這一集,我們想聊聊,爸爸可以怎麼參與備孕?又該從哪裡開始?

【想聊 EP.163】從荷蘭備孕與生產經驗,看見不同的孕產文化 feat. 旅遊作家謎卡 Mika

在台灣,懷孕後的產檢與生產方式,常常有著一套「標準流程」,但在「孕期專題」的第一集,我們今天不講標準流程,而是想透過不一樣的懷孕生產經驗,提供大家更多的思考。我們邀請到三月曾來《媽很想聊》分享的旅遊作家謎卡,她是一位新手媽媽,第一次懷孕生子,就在遠離熟悉的家人朋友的荷蘭。到了荷蘭,謎卡才發現「懷孕」可以有不一樣的節奏與選擇。沒有例行超音波、以助產師為主體的產檢……這一集,讓我們從謎卡的荷蘭經驗出發,看看在不同文化下,荷蘭如何「更以母親為本位」的思考,迎接新生命。